重资产运营,在经济形势很好的时候可以掩盖很多的矛盾;但经济形势不好时,或者因为不可抗力,比如说疫情,矛盾就可能很快被激发。重资产包括业务重、员工重、门店重和库存重等维度。“他山之石,可以击玉”,分析其他行业如何实现运营由重到轻,对家政行业、家政企业的运营也许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。
一、解决业务运营重问题
若业务品类多,要秉持”少即是多”的理念,做减法,聚焦打透。尤其在企业面临经营困境时,要仅保留必要的战略性项目;砍掉没利润、资源挤占严重的非战略性项目;作深作透现金流来得快、有利润的项目。如:2017年万达有4000多亿负债,面对内外压力,王健林以军人的果断和执行力断臂求生,甩卖酒店、文旅资产等重资产项目;对于核心万达商城资产,化重为轻,采取品牌和管理输出的运营方式,靠资源和软实力挣钱。疫情期间和后疫情时代,行业已进入寒冬,万达因已完成由重到轻的战略布局而得以云淡风轻。
二、解决员工薪资和人员管理重问题
京东相比于阿里,其最大的差异化有两点:(一)采取电商自营为主而不是平台化运营;(二)自建物流体系,打造业务闭环。但如何解决几十万员工薪资重、管理成本大问题是痛点和难点。东哥的方法是:进行生产关系变革,将原来的雇佣制员工变成创客制员工。方向是:推行员工零底薪、高提成制度,将快递小哥的揽件提成在原来基础上翻了三倍。通过创客制,改变快递小哥的认知和观念,即从给公司、给老板打工变为给自己打工,解决员工的积极性问题,这本质上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解放生产力。
三、解决门店重、管理半径大问题
快递业的“四通一达”每家公司全国有几十万的门店,他们采取招商加盟制、采用城市合伙人的模式,解决门店太重、管理半径大问题的行业痛点问题。比如说每个省都有省级的代理人,进而从省级、城市、区域直至门店,层层分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接盘体系。当然推行招商加盟制、城市合伙人的模式,有两个前提,第一,中台的打造和赋能,包括中台数字化信息系统建立,中台服务体系和中台服务流程的建立等;第二、单店的盈利模式跑通,验证出可复制可推广业务模型,确保加盟商、合伙人能挣到钱,保护他们的积极性。
四、家政企业如何轻资产运营:一部手机如何开家政?
传统家政企业最重的资产投入是物理门店和雇用家政服务人员。线下物理门店,需要支付租金、物业费、装修费和门店日常管理及维护成本;而雇用家政从业人员,存在“人等活”、工作不饱和、管理费高等问题。从家政服务人员角度看,工作量不饱和意味着拿不到奖金,她们也不愿意被锁定在一家家政公司,因为有被老板剥削的感觉且不自由。近年来兴起的云家政,没有物理门店,不长期聘用阿姨,靠一部手机开家政,是典型的轻资运营思路的落地。其主要通过以下三步走来实现:(一)链接而不雇佣家政从业者。想办法进入各种家政社群,如“保姆群”、“月嫂群”、“家电清洗群”、“钟点工群”等;人以群分,找到并进入相应社群,是有具体的操作路径的;(二)抓订单。主要在大众点评、美团本地生活开店;(三)供需撮合。当接到线上订单后,把订单抛到对应的群内,实现供给与需求快速匹配。当然,如果家政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阶段,可以借鉴其他行业轻资产运营的成功经验,推行城市合伙人、加盟模式、创客等制度,实现多维度轻资产运营,让企业专注于其擅长的领域,轻装上阵,提高自己抵御风险的能力。
当然你可能会说,汽车制造行业,是最重资产行业,这几年挣得盆满钵满。但请不要忘记,这几年汽车行业挣得盆满钵满,不在于他是重资产运营,而在于他搭上新能源汽车、消费转型升级的风口。